推荐新闻

启明星

王周
 
 
 
 
 
 
 
 
 
 
 
 

 

初春,早上六点的济渎庙内,万籁俱寂,东方欲晓。济水之源的小北海清泉静流,将修长墨绿的水草拖拽成柔顺的秀发。珍珠泉里串串珍珠般的气泡不时从水底汩汩冒出,氤氲出层层薄雾,教学楼、操场和唐宋古庙混搭的济源一中校园,笼罩在甜蜜的睡梦中。微风拂过“敬德挂鞭”的千年将军柏的虬枝柏叶,带来遥远时空的问候。东方的启明星碧空高悬,熠熠生辉,似乎想唤醒熟睡的学子们,又像在为他们照亮前行之路。

穿戴整齐奔向操场,十分钟之内集合完毕。随着唐文宝又一声哨响,数十个班级沿着跑道在飘渺的白雾中翩然穿行,“一二三四”的口号声响彻天宇,让人想起古代千军万马出征的画面。

35年前,1990年,我在济源一中老校区济渎庙上学时上早操的情景依然历历在目。

当时每个年级6个班加补习班共20多个班,每班60个学生,共1200余人,共用一栋“L”形三层教学楼。水泥栏杆、水磨石地面、水刷石外墙,在那个年代是鹤立鸡群的漂亮建筑。

我们的宿舍,位于操场南侧男生宿舍楼一楼西头。这栋两层的红砖平顶楼里,栖居着800多个青春男性的躯壳和跳跃的灵魂。男生宿舍楼的南侧,便是女生宿舍楼。秀发飘飘、裙裾翩翩的女生们进进出出、颦颦笑笑,那是不少男生灼热的眺望和亢奋的内心。

宿舍不够用,部分学生住在斗角飞檐的大庙殿堂里。“天下第一洞天”的珍贵石碑就在小操场边上,运动员们累了坐在底座上休息。将军柏和唐汉柏这两棵大柏树据说已有1400多年,高30多米,四个人才能合抱,部分枝叶依然繁茂,传说唐朝大将敬德曾经在此拴马挂双鞭。树四周没有护栏,校长开大会讲话时,我用手抚摸着嶙峋坚韧的树干,感受着来自唐朝的历史。不久,这些古建列为国家重点文物加装护栏,再也近身不得。

学校里一位位德高望重、造诣深厚的老师,是全市、全省、乃至全国同行的翘楚。这些人,似星座,高悬在学校上空,熠熠闪光。同学们虽然第一次见到,却也映照着自己的渺小、激励着自我的奋勇、昭示着前行的方向,是懵懂学子们人生的“启明星”。

春雨润青,夏日泼墨,秋草摇黄,冬雪飞白。那一年,我16岁,一脸青涩,满心懵懂。怀揣狂热的大学梦,虽然初中成绩好,但置身于一个全新集体和更高层次的舞台,我就变为其中的丑小鸭,心底本能地产生一种浓重的迷茫和自卑,却又不得路径。学业沉重,虽然失望,虽然痛苦,但在不知不觉中,竟有许多收获呢。

在语文教研组长李平隆老师的语文课上,每天研读、终日咀嚼,居然对古典文学产生了依恋,似乎揣摩到了古文的妙境。那种文字交融、珠圆玉润的精妙语言和熟美架构,才是文学作品的最高境界啊。记得他讲《孔雀东南飞》一课,读到“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韧如丝,磐石无转移”时,他微微抬起头,抑扬顿挫,饱含深情,生动形象地解说着刘兰芝、焦仲卿两人忠于爱情、反抗压迫、殉情而死的叛逆精神。大家沉浸在爱情典故的悲情之中,几个性情敏感的学生忍不住悲伤落泪。他常讲道:“有的知识就像包裹着沙子的珍珠,你暂时不懂它的价值,只管揣在兜子里,将来某一天碰巧用上,珍珠就会闪闪发光。”

这句富含哲理的话,我牢记在心头。2018年夏天,我的女儿考进一中实验班,我把这句话讲给她听,小女孩非常认可地点点头。

政治老师任顺孝,毕业于武汉大学,济源市第一、第二批专业技术拔尖人才,中等体态、声音和蔼,脸上总是布满慈祥的笑容。原本枯燥无味的普通政治课,经任老师引经据典、深入浅出的讲解,变得通俗易懂,使大家学习政治课成为一种享受。1991年1月海湾战争爆发,任老师从国内国际大形势分析了战争根源、失败原因和中美之间的巨大科技差距、应对措施,传达出落后就要挨打的理念,同时在学生心中播下了爱国主义的种子。有个同学感慨,没想到政治课这么有趣,每次笔记写得满满当当。毕业时,我请任老师签名留念,他潇洒地在纪念册上大笔一挥“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心底蓦然有了一种特殊的轰鸣和撼动。

在实验条件十分简陋的情况下,化学老师张作良在讲台上大胆为我们做了“铝热反应”实验,就像某外国大学教授喜欢在课堂上秀实验,形象教学的效果令人记忆深刻。开始做试验时,他让我们都靠后边站,同学们不明就里,全站在教室后面。只见他把一根银色镁棒插在小铁碗里,打火机点着后也跑到我们这边来。小碗里的物料剧烈反应时,眨眼间喷出噼里啪啦的火焰直冲天花板,几分钟后才逐渐熄灭,最终在小碗底部漏下一滴通红的铁水。“这是铝和金属氧化铁在高温条件下发生置换反应,可以修补铁轨之间的缝隙。”多么神奇的反应啊,顿时激起了大家对学习化学知识的浓厚兴趣。通过这些生动有趣的化学反应,我懂得了银镜反应、硫酸制造、蓄电池原理等,后来在单位工作中得到实际应用,这都归功于那时打下的良好化学基础。 

有一年底,学校组织参加市里歌咏比赛,排演《黄河大合唱》。音乐老师每个班挑人试唱,我竟然被挑中了。每人发一套白色军礼服在大餐厅排练多次,第一次懂得了高音部、低音部及和声部,懂得了用喉咙和肚子可发出更浑厚的声音,懂得了怎样看懂指挥的手势。最终我们在市里比赛荣获好的名次,黄河大合唱那气势磅礴的歌词至今没忘。

过去我曾认为,篮球只是一项简单的出汗运动。在唐文宝教练指导下才知道,这也是一个深奥、丰盈的科学和团体配合艺术世界。比如投篮,尽管对方防守密不透风,但你若使用一个逼真的假动作,虚晃一枪,便会骗取对方猛然跃起,重心偏离,从而在你面前呈现出可以突围的空档。于是,你可以从容地投篮,“唰”地一下,轻松入网。此中快感,妙不可言!不知不觉中,我的胡须茂密了、四肢强壮了,一改过去的软弱书生模样。唐教练纪律严明指导有方,带出的专业篮球队和田径队多次荣获全市冠军和全省比赛好成绩。

1991年夏,学校曾组织学生到东留村东侧的麦田参加文昌路校区奠基仪式,一位副市长动情地讲道:“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学生,由全市各界集资建校,要建最漂亮的学校。”台下顿时掌声雷动。社会各界出钱出力,一年后新校快速建成,成为济源教育一张名片,召开过全省集资建学现场会,原国家教委主任李铁映、原省委书记李长春等领导曾经到此调研,对济源建校模式高度评价。

2003年济源大道校区开始建设,在政府及各界支持下也是一年多建成,每个年级35个班,大约120个班,是济渎庙校区的近6倍,现代化教学、实验、住宿条件今非昔比天上地下。济源各界历来对教育相当重视,发展教育始终是不变的情怀,持续为人才培养注入强劲动力。

星移斗转,冬去春来。2025年4月8日,我参加“济源作协会员一中校友返校采风活动”,来到济源一中济源大道校区参观。

万物苏醒,吐出芽尖,爆出翠绿。樱花绽放,姹紫嫣红,俱是诗的模样。校园精心设计布局合理,由办公区、教学区、生活区、体育区等组成,红墙高楼、连廊互通、实验器材、文化长廊、体育场馆等一应俱全,掩映在葱郁的各种高大树木中间,这样的校舍在全国名列前茅。徜徉在绿树浓荫的甬道上,打开的窗户隐约飘出莘莘学子们回答问题的整齐声音,这种氛围似乎让我又回到了难忘的学生时代。

梅贻琦说过,大学之大,非有大楼之谓也,乃有大师之谓也。一中的师资建设、教学研究、无私奉献精神让大家眼前一亮钦佩有加。

大门口东侧平台上,摆放着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辗转运来的火箭助推器残骸。长约8米的外壳在60公里高空摔下来有点变形,历经多年风雨没有丝毫锈蚀,发动机和喷嘴结构完整。据说,此残骸价值不菲,费了很大周折才弄到学校。二层大礼堂内施工繁忙,正在筹建航空航天科普教育基地,展出更丰富的航天模型。这些投入将增强学子们的家国情怀,激励着他们努力学习,树立投身我国身航天事业的志向。

育田数理探索馆由我市著名企业家李玉田捐资500多万元于2020年兴建,上下两层共1200平方米,分为一层物理探索区117件展品、二层数学探索区136件展品、地理探索区300余个展品等三个区。场馆设计匹配高中教材,同时结合高考重点知识,把抽象的物理理论以形象有趣的方式展现给同学们,以实际体验来提高逻辑分析和归纳总结能力。其中3D空中成像、光纤电话、光栅动画、发声立体地图,让我们大开眼界。探索馆同时对校内外开放,每年接待访客2万余人次,为提高全市的数理教学水平提高立下汗马功劳。

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原济源一中校长韩玉奎作为劳模创新工作室的主持人,积极开展校本研究,探索学校多样化发展路径,出版专著《普通高中高质量发展——济源一中多样化特色办学的校本实践》,从理论和实践层次引领教师专业发展,为全省普通高中提供多样化发展经验和借鉴。多年来,在他的带领下,教学及研究成果丰硕,考上清北及重点大学人数(包括体育、艺术类)在全省名列前茅。

在“晓琳影视课程工作室”,我们见到了王晓琳老师,她正在电脑前制作一期考生心理辅导课程,微笑的脸上满是谦虚。这是以全国中小学影视课程开发与推广为主要项目的工作室。主持人王晓琳曾荣获2020年度河南省最美教师、正高级教师、“出彩河南人”最美教师等荣誉。她长期专注于影视课程研究与推广的一线教师,出版著作《影响孩子一生的100部电影(小学、初中、高中)》阶梯电影课程丛书,2023年获教育部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实现济源国家级教学成果奖“零”的突破。《打开别样教育世界一小学创意电影课程的开发艺术》《电影课程进教室(上、下册)》《生命中的电影课(小、初、高)》丛书。十余年来带领全国顶尖团队,让电影走进教室,走进家庭,走进社会,取得很好的教学成果。

“8+1工作室”在秦望、杨兵、王晓琳老师带领下,经近20年发展,从“草根”团队发展成为指导100余个基地,带动5000余名班主任专业成长的全国知名班主任研修平台。主持人秦望被评为2023年度河南省最美教师、省“十佳”班主任、全国“推动读书十大人物”。杨兵荣获“全国优秀青年班主任”“河南省首届最具智慧力班主任”称号。骨干成员王磊通过2023年省班主任工作室考核且获得“中原名班主任”称号,被确定为中原名师培育对象。这些优秀班主任带出大量优秀班级团体。

一中女篮近年来成绩斐然,多次荣获全省、全国比赛冠亚军。尤其是2024年5月和劲旅清华附中女篮交手,比分到第四节才被反超,捧回耐克中国高中女子联赛全国亚军的奖杯,受到市委书记亲切接见。打造出这支黑马强队的主教练宗星星,1983年生人,原来是学校的体育老师。2012年宗星星临危受命,兼任女篮教练一职。13年来,宗星星带领这支女子“灌篮高手”队,从小城高中训练馆走到首都奥体中心。成绩的背后是闪光的汗水,同行的李成勋老师讲,她们每天都要训练,大年三十还在训练,几乎有节假日。多名优秀运动员,如王小青、王志鹏、李中喆、刘乙霖、李高杰等被清华、北京大学录取。

最后一站是集声乐、器乐、舞蹈、美术等专用教室及展厅为一体的艺术中心——致美楼。

艺术体现学校品位,美育彰显学校内涵。多年来,一中全面推进美育改革,艺术师资力量雄厚,引导学生增强文化自信,组织参与各种艺术活动,美育成果更加丰硕。学校有80多个作品在省、部级艺术展演中获奖,部分节目赴香港、马来西亚展演。每年高考,均有多名学生被艺术顶尖名校中央美院、清华美院等录取。

一楼美术馆展览着国内名家的和一中老师的书画作品。书法浑厚有力,笔走龙蛇,山水、牡丹国画意境深远。有范曾的独特行书校训“周知万物,道济天下”;有王怀让的草书“明月故乡”;有清华大学校长王希勤颜体楷书“追求卓越,行健不息”。一中年仅26岁的美术老师张子羽,24岁时就加入中国美协,多次全国比赛获奖。她的工笔画“雪中喜鹊”,几只喜鹊羽毛丝滑、左右顾盼、各不相同、栩栩如生。展馆的每幅作品散发着独特的文化光芒,引得众人纷纷驻足,沉醉品味。

济水之源的清流穿城而过,滋养着这片土地上千年文明,也孕育了济源人民对“教育”二字的深刻理解。从济渎庙到文昌路再到济源大道,济源一中近百年厚重积淀,一路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在烽火连天之时赓续文脉,在民族复兴之际挺膺担当,这些都无声见证着虽经千辛万苦却矢志不渝的教育初心和责任担当。

肥沃、寂寞的泥土中,一枚枚坚韧、勃发的种子,萌芽出土茁壮成长,昔日的小镇做题家们已成为国家综合实力的中坚力量。不言而喻,为我们所有校友带来空气、水分和营养的,是政府,是社会,是时代,更是济源一中母校。当然,还有母校里诸位尊师们的热光——那些神秘的光、神圣的光、文明的光,像启明星一样的光啊!

 
 

 

 

 

 

 

 

 

 

 

 

作者简介:

王周,济源市作家协会会员,供职于河南金马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相关推荐

百年校庆1号公告:济源一中校友联络人征集公告

百年校庆2号公告:【济源一中校友召集令】共襄百年校庆,登记信息情牵母校!

百年校庆3号公告:济源一中校史资料征集

更多校友文章、校庆相关请点击:【济源一中校友园地】

 
 
 

来源:《济源文学》微信公众号

《济源文学》微信公众号是济源市文联主办、济源市作家协会承办的官方文学公众平台。

投稿邮箱:jyzx999@126.com,来稿请注明文章体裁,刊发稿件暂无稿酬。

《济源文学》微信公众平台刊发稿件原则上原创首发,非原创、首发须告知。请勿一稿多投,一周内不见回复,作者可自由处理。所有来稿,编辑有权进行修改,如有不同意见,请事先声明。

《济源文学》微信公众号是《济源文学》纸刊的主要选稿来源,优秀的稿件将在《济源文学》纸刊发表。

 

 

时间:2025-05-05 21:20

【一中回眸】《启明星》王周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