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济源一中初中部
生物组综合实践作业展示
冬之美在于积蓄与勃发;教之美在于钻研与提升。为落实新课标理念,我校秉持“以生为本”,从学生实际生活经验出发,着眼于核心素养培育,孕育出了独具济源一中初中部特色的寒假作业:项目式学习作业和综合实践作业。
从“《经典常谈》的明信片设计”到“年夜饭背后的跨学科探究”,从自制乐器的声学实验到“文物会说话”的历史探索,学生们用双手和心灵,将知识与生活紧密相连,在探索中学习,在实践中成长,用智慧和创意点亮整个寒假。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他们的世界,感受智慧的火花,聆听创意的声音,见证教育的无限可能。本期展示的是生物组综合实践作业。
2024级生物综合实践作业

一、作业设计依据

1.课程标准要求:生物课程标准强调学生对生命本质的理解,病毒作为一类特殊的生物,是课程中的重要知识点。通过制作病毒模型和绘画病毒侵入人体的过程,能让学生深入理解病毒的特点,符合课程标准中对微观生物结构认知的要求。
2.学生认知发展:学生在学习生物知识过程中,对于抽象的微观结构理解存在一定困难。制作模型能将抽象知识具象化,契合学生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认知发展阶段,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
3.生活实际需求:病毒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流感病毒等的传播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让学生深入了解病毒侵入人体及预防,能培养他们运用生物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健康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

二、作业设计内容

1.前期准备:生自主回顾教材或网络搜索病毒的结构、繁殖方式、传播途径,以及人体免疫系统如何抵御病毒入侵等知识。
2.材料选择:学生根据自己对病毒结构的理解,选择合适的材料制作模型。材料可以是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如扭扭棒、吸管、黏土、旧电线、纸张等。
3.宣传创作:根据整理的资料,学生选择一种或多种宣传形式进行创作。可以绘画手抄报或者制作课件,介绍病毒的传播途径以及如何预防病毒的入侵。
4.作业设计要求
①知识准确:病毒模型的结构要准确无误,能够清晰展示病毒的各个组成部分。手抄报内容信息的收集信息来源可靠,避免传播错误信息。
②创意新颖、制作精细:鼓励学生发挥创意,运用独特的材料和制作方法,使模型具有创新性。同时,在制作过程中要注重细节,保证模型的质量和美观度。宣传作品要有创意,能够吸引受众的注意力。同时,内容要注重实用性,切实为人们提供有效的病毒预防建议。

三、作业设计理念

1.实践出真知:鼓励学生通过动手实践,将课本上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模型,加深对病毒结构的理解,提升实践操作能力。引导学生将课堂所学的病毒和免疫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通过宣传创作,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实现知识的有效迁移。
2.培养创新思维:在模型制作过程中,不限制材料和表现形式,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增强科学素养:让学生在探索病毒结构的过程中,了解病毒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对科学的热爱。
4.培养社会责任:让学生以宣传者的身份,向他人普及病毒预防知识,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高公众健康意识。


四、作业成果展示





























手抄报展示










模型作业展示
2023级生物综合实践作业

一、作业设计依据

1.课程标准要求:生物课程标准强调培养学生对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理解生物与环境相互依存的关系。外来物种入侵严重威胁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安全,此作业紧扣课程标准,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生态知识,提升环保意识。
2.社会现实需求:当前,外来物种入侵已成为全球性环境问题,对我国的生态系统、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造成诸多负面影响。让学生参与防范外来物种入侵的实践,能使其关注社会热点,增强社会责任感。
3.学生认知发展规律:学生正处于知识积累与思维拓展的关键时期,对新奇事物充满好奇心和探索欲。外来物种入侵这一话题既贴近生活又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挑战性,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符合学生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过渡的认知发展特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综合素养。

二、作业设计内容

1.资料收集阶段:学生自主查阅生物教材、科普读物、学术期刊以及权威的网络资源,梳理外来物种的定义、入侵途径(如自然扩散、有意引进、无意引进)、常见外来入侵物种的生物学特性、对生态系统的危害机制(如竞争资源、破坏食物链、改变生态环境等)等基础知识。整理成知识手册,方便后续实践活动中随时查阅。
2.分析总结阶段:分析外来物种入侵的特点和规律。结合查阅的资料,探讨外来物种入侵与生态环境、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总结外来物种入侵的现状、原因及潜在危害。
3.宣传创作阶段:根据收集和分析的资料,学生设计并制作防范外来物种入侵的宣传作品。可以制作宣传海报、手抄报、展板等,向师生和居民普及外来物种入侵的知识和防范措施。
4.作业设计要求:
①科学严谨:在资料收集过程中,确保信息准确可靠,数据真实有效。对物种的鉴定和危害分析要基于科学依据,避免主观臆断。
②创新与吸引力:宣传作品要具有创新性,采用新颖的形式和内容吸引受众关注。同时,宣传内容要注重实用性,提供切实可行的防范建议和方法,使宣传活动能够真正提高公众对外来物种入侵的防范意识和能力。
③成果展示规范:宣传作品需制作精良,图文并茂,视频作品需画质清晰、声音清楚,时长控制在3 - 5分钟。在成果展示时,要求表达清晰、逻辑连贯,能够准确传达作业的核心内容和研究成果。

三、作业设计理念

1.知行合一:引导学生将课堂所学的生态知识运用到实际行动中,通过调查、宣传等实践活动,深化对知识的理解,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培养社会责任感:通过宣传防范外来物种入侵的知识,让学生意识到自身在维护生态安全中的责任和作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3.培养科学探究精神: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外来物种入侵的相关问题,如入侵途径、危害表现等,培养其观察、分析、归纳的科学探究能力。


四、作业成果展示























海报展示

本次综合实践活动和跨学科项目式活动既打破了单学科学习的思维定势,将学生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全方位有机结合,又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每一个项目的背后都蕴含着学生们成长的无限可能,也为学校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让我们将这份实践的热情延续,期待下一次在实践的天空中,看到更多学生如星辰般闪耀。


来源 | 地生教研组
编辑 | 贺亚欣
审核 | 盛改菲
统筹 | 李艳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