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济源一中初中部
地理组综合实践作业展示
冬之美在于积蓄与勃发;教之美在于钻研与提升。为落实新课标理念,我校秉持“以生为本”,从学生实际生活经验出发,着眼于核心素养培育,孕育出了独具济源一中初中部特色的寒假作业:项目式学习作业和综合实践作业。
从“《经典常谈》的明信片设计”到“年夜饭背后的跨学科探究”,从自制乐器的声学实验到“文物会说话”的历史探索,学生们用双手和心灵,将知识与生活紧密相连,在探索中学习,在实践中成长,用智慧和创意点亮整个寒假。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他们的世界,感受智慧的火花,聆听创意的声音,见证教育的无限可能。本期展示的是地理组综合实践作业。
2024级地理综合实践作业

一、作业设计依据

地理课程标准强调培养学生对不同区域自然与人文环境的认知。世界传统民居作为自然与人文环境相互作用的独特产物,蕴含着丰富的地理信息。研究并制作相关内容,能助力学生深入理解地理要素间的相互关系,落实课程标准要求。

二、作业设计内容

作业主题:探索“世界特色民居”作业设计:手抄报或者模型制作。
①手抄报作业要求:利用一张A4纸,绘制“世界特色民居”手抄报,选择至少两处民居,画出民居,书写民居建筑特点,民居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注意色彩鲜明,书写整洁。
②模型制作要求:可利用彩泥、纸板、塑料泡沫等材料制作,模型上粘贴卡片进行文字说明。

三、作业设计理念

1.贴合学科本质
地理学科核心在于研究人地关系。世界传统民居生动展现了人类适应、改造自然的过程,承载着丰富的人地关系信息。引导学生分析不同地区民居的建筑材料、布局、形态,探究其背后的地理因素,让学生深刻理解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同时,通过剖析多种地理要素如何共同塑造民居特点,培养学生综合思维,提升对学科本质的理解与应用能力。
2.满足学生发展需求
本次实践作业契合学生从直观感知到理性思考的认知发展规律。学生在收集资料、制作手抄报或模型过程中,将抽象地理知识具象化,加深对不同地区地理环境和文化的理解,提升观察、分析与动手能力。


四、作业成果展示

















“世界特色民居”手抄报展示










模型作业展示
2023级地理综合实践作业

一、作业设计依据

1.课程标准要求:依据地理课程标准中对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等素养的培养要求,通过“我为家乡代言”实践活动的开展,引导学生了解家乡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
2.学生认知规律:结合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让学生从家乡常见地理事物入手,由浅入深,由个别到整体。
为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家乡,增强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感,我们地理组在寒假前给八年级学生布置了一项以“探索家乡之美,传承家乡文化——我为家乡代言”为主题的地理实践活动,鼓励学生走出课堂,用脚步丈量家乡土地,用心灵感受家乡温度。

二、作业设计内容

作业主题:制作“我为家乡代言”的海报或者模型。内容要体现家乡的著名景点,特色小吃,文化符号,传统习俗等。
1.海报要求:用8K素描纸,内容既要有文字介绍,也要有图画展示,右下角标注班级、姓名。
2.模型要求:可利用彩泥、纸板、塑料泡沫等材料制作,底座大小在A4纸和8K纸之间,要有颜色辅助,模型上可以加文字说明,右下角标注班级、姓名。

三、作业设计理念

1.素养导向:聚焦地理核心素养培育,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和人地协调观。
2.自主探究:鼓励学生自主发现家乡美食、美景,主动收集资料,排版布局、绘图设计并开展手工创作,培养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
3.学习生活中地理:将所学的地理知识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让学生认识到地理课程的实用性,增强他们对家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四、作业成果展示



































































“我为家乡代言”海报展示










作业模型展示

本次综合实践活动和跨学科项目式活动既打破了单学科学习的思维定势,将学生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全方位有机结合,又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每一个项目的背后都蕴含着学生们成长的无限可能,也为学校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让我们将这份实践的热情延续,期待下一次在实践的天空中,看到更多学生如星辰般闪耀。


来源 | 地生教研组
编辑 | 贺亚欣
审核 | 盛改菲
统筹 | 李艳莉